達濠市政建設有限公司是廣東省聯泰集團有限公司屬下控股企業,成立于 1984 年,注冊資本金 159317.95萬元,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馬裕添。公司設立了深圳分公司、廣州分公司、中山分公司、江西分公司、九江分公司、長沙分公司、青島膠州市分公司、路面分公司、贛州分公司、北海分公司、成都分公司、西安分公司、贛州蓉江新區分公司、澄海區分公司、金平區分公司、嘉禾分公司、深汕特別合作區分公司、惠州分公司、潮陽分公司、潮南分公司、南山灣產業園工程施工指揮部、潮陽潮南工程施工指揮部等 22個分支機構。
公司資質情況:公司具備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包括工程設計市政行業甲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公路路面工程專業承包一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河湖整治工程專業承包三級等資質。并取得廣東省商務廳核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公司施工實力雄厚,設備先進,技術精湛,隊伍精良,擁有一大批中、高級管理人員,持有注冊執業資格人員 215 名;持有職稱人員 584 名,其中高級職稱 59 名,中級職稱 222 名。
公司榮譽情況: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完成各類工程400 多項,各項工程合同履約率及竣工驗收合格率均達到 100% ,優良品率達到 85% 以上。曾先后獲得優質樣板工程等獎項157項,其中:市級獎95項;省級優質樣板工程48項;國家及部級獎14項(其中:中國市政工程 “ 金杯獎 ” 7項;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 1 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獎3項;全國市政樣板工程獎1項)。國家級工法3項,省級工法23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
公司工程主要分布全國各地,主要代表工程業績有:
市政工程主要代表業績: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 25 平方公里城市綜合一級開發項目;贛州市中心城區城市綜合開發項目200億元;汕頭市南山灣產業園區投資建設項目26億元;汕頭市中以科技創新合作區市政項目8.4億元;汕頭市濠江區茂洲片區新型城鎮化綜合開發PPP項目21億元;汕頭市牛田洋快速通道和金砂西路西延PPP項目90億元;澄海區全區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PPP項目20億元;汕頭市潮陽區的全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捆綁工程項目8億元;汕頭市西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PPP項目(第二次)3.89億元;新溪污水廠二期工程(包括管網)7.42億元;深圳地鐵三號線施工總承包項目;南昌市會展中心項目;汕頭市游泳跳水館項目(全國第九屆運動會比賽場館);以及深圳市新洲立交、文錦北立交、香蓮立交、濱海大道、深南大道、北環快速干道、福龍路9標段、深華快速路-福龍路立交工程(一期)、民樂路等工程。
公路工程主要代表業績:二廣高速湖南?。ň硟龋┥塾栏咚俟?,全長
房建工程主要代表業績:汕頭市中泰花園、錦泰花園、嘉泰雅園、萬泰春天、香域水岸(包括學校)、香域春天、悅泰春天、悅海灣、聯泰總部大樓及配套建設、佰悅春天、荷悅里、澄海區學校建設項目、東海岸九年一貫制學校工程、汕頭市六合現代產業示范區通用廠房和深圳市香域中央花園、聯泰大廈、梅沙灣花園、秋碩小學、聯泰超總灣國際中心基坑工程及江西南昌國際展覽中心、香域濱江、香域尚城、安豐花園、天禧、香域酒店、萬悅匯,江西贛州蓉江新區學校工程等房地產項目建安工程約300萬平方米。
水利水電工程主要代表業績:汕頭市金平區鮀濟河(桑浦山~牛田洋段)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月浦主排渠等四處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及運營服務項目(第一標段)2.48億;汕頭市金平區鮀濟河(桑浦山~牛田洋段)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月浦主排渠等四處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及運營服務項目(第二標段)1.61億;韓江粵東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東鳳灌區汕頭片區)施工1.09億;汕頭市海門灣橋閘和練江水閘重建工程捆綁建設EPC項目(達濠市政2.54億);汕頭市濠江區(濠江干流、五南排洪溝、大坪排洪溝、北切排洪溝、水望底排洪溝)治理工程7537.57萬元。
公司一貫堅持“科學管理,精心施工,注重環保,安全保健,重約守信,顧客至上,優質高效,持續發展”的管理方針,以質量贏信譽,以質量求生存。全體員工同心同德,奮發拼搏,開拓創新,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信譽。多年來,分別被各級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授予 “ 全國市政優秀施工企業 ” 、“ 先進施工企業 ” 、 “ 先進單位 ” 、 “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中國建筑業協會授予企業信用等級AAA級” 、“ 廣東省地方稅百名納稅模范戶 ” 、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授予企業信用等級AAA級”、“ 銀行 AAA 信用企業 ” 、“廣東省先進集體”、“汕頭市可信賴企業”、 “汕頭市優秀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先后被廣東省工商局(連續28年)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隨著公司經營范圍的迅速擴大,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公司將繼續秉承務實進取的企業精神,不斷通過市場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及時調整經營方略,追求卓越、高效和持續增長,并更好地服務社會,回報社會。